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校源行活动走进四川轻化工大学
文章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芬 审核:张潇文
10月22日下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校源行活动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A3-108学术报告厅举办。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我国首个开源基金会,致力于推动开源产业发展,构建开源生态体系,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开展开源教育与培训等工作,为开源项目提供支持,助力培育开源人才,是国内开源领域的核心组织之一。
本次活动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学校大学生开放原子开源协会承办,以“传播开源文化、培育开源人才、促进校企协同”为核心,汇聚行业专家、高校师生共话开源发展。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亚东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领导、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培部负责人韩江及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师生代表、行业技术专家、校内师生共300余人参与。
吴亚东表示,开源是国家软件自主创新核心引擎,为打破技术垄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国际上 Linux、RISC-V等开源生态兴盛,中国开发者从章文嵩LVS到DeepSeek大模型亦获国际认可。他强调,高校是开源“源头活水”,川轻化将开源融入办学,建育人闭环并深化校企协同;寄语学子以活动为契机锤炼本领,助力中国开源从“参与”向“引领”跨越。

活动现场,韩江围绕开源生态建设作专题报告,系统阐述开源文化的核心内涵与发展趋势;OpenHarmony项目群教育工作组副组长张怀亮以“共建万物智联新生态”为主题,深入解析OpenHarmony开源系统的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阿里云数据库开源社区高级运营专家席明凡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在读硕士张睿劼联合分享PolarDB技术演进历程与开源实践经验;openKylin开源社区高级研发工程师李伟南则聚焦开源操作系统的参与路径,为师生提供实践指导。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专家围绕开源技术应用、项目参与方式等问题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活动最后,参会学生移步机房参与开源技术动手实践,在实操中深化对开源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此次校源行活动的举办,搭建了高校与开源社区、企业的协同交流平台,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开源前沿技术,更推动了开源文化在校园的传播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