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第一天的清晨,初生的太阳照在脸上,身边的草坪上,露珠在闪闪发光,清凉的微风在身边抚过,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荫,有农民伯伯的庄稼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地分外妖娆,在这风景宜人的中坝村,四川轻化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向日葵之行”团队开始了第三天的社会实践工作。
早上9点,“向日葵之行”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由于昨夜大雨导致中坝村停电,许多道路出现塌方,在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带领下,村干部们踏着泥泞的山路,准时来到村公所,等待着我们的讲解。九点半,终于恢复供电,讲解工作正式开始。首先,队长李美鑫为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讲解了农村电商的重要性,中间穿插视频,使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农村电商,正如视频中所说,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传统的农业商务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对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打破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农村电商不仅可以优化农产品市场资源的配置,还可以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节约生产及销售成本;在提高农村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等等。
随后,队员康赛为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了办公软件的培训。培训主要包含Word基本操作、Excel常规操作、PPT的制作以及其他常用软件的使用。最后,队员们一对一的辅导部分村干部使用QQ和微信进行办公。培训结束后,队员们同村委会一起参加了农民夜校和八一建军退伍军人。“农民夜校”是一项主要针对农村地区、提供农民群众学习各类知识文化、技能技术的政策举措,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计划在农村的具体实践,应村干部们的热情邀请,带队教师何芬利用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给中坝村的村民们分享在电商方面的一些建议,在“互联网+”新时代,农业产业发生了重大调整,农业在逐步的向着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转型升级,中坝村的佛手瓜、茵红李、跑山鸡等优势产业想要走出大山,就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正好,队员李美鑫和杨莹怡两名同学是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在读学生,张虎、罗丹、康赛和黄星宇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在读学生,张虎在开发小程序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表示回校以后将继续研究怎样将中坝村的特色产业更好的外销。
下午15:00,伴着骄阳,“向日葵之行”团队在中坝村村委会牟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坝村“红阳”猕猴桃基地。一路上,队员们被大山的优美景象所吸引,欢声笑语中忘却了烈日的暴晒。顶着烈日,我们到达山顶,满山遍野的猕猴桃藤井然有序的生长在大山之上,我们对眼前的美景感慨万千,感慨大自然的馈赠,那藤上的猕猴桃用纸密封着,却格外诱人。在猕猴桃基地,我们还看到了中坝村特色的跑山鸡,跑山鸡外形美观,提心紧凑,尾羽高跷,它的粪便为猕猴桃藤提供营养。一路上,养殖户为我们耐心讲解了“红阳”猕猴桃种植的知识以及“红阳”猕猴桃的特点。
回途中,路过茵红李种植基地,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李子,热情的村民听闻我们此行的目的,热情的邀请我们在树上采摘,看上哪颗摘哪颗,诱人的果香扑面而来,酸甜可口的茵红李让我们忘却了头上的烈日,都在感叹不枉此行。
一天的实践接近尾声 ,“向日葵之行”团队此次的中坝村之行也接近尾声,每一次的实践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坝村村民们的热情,我们已经有点忘记了断电断网十几个小时、洗澡水需要自己用柴火烧、去城里面赶集要坐很远的山路,队员们开始喜欢上这个景色宜人、晚上满天繁星的中坝,他们表示,有机会还会再来中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