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6-09-06 浏览次数:117

计算机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修业年限:3-8

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三、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网络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良好训练,能将计算机软件、硬件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从事网络管理、试验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维护运营工作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四、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接受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管理、维护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生活科学基础;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4、了解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5、了解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则。

(二)能力结构

1、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具备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6、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品格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

2、科学与文化素质:了解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发展史,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基础科学技术知识等;

3、心理素质:具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控制心理的能力,具有科学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奋发的精神等;

4、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乐于锻炼的行为习惯、运动机能素质与抗疾病素质;

5、工程素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工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作风。

五、主要课程

IP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型机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分布式计算、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现代网络环境、网络工程、网络分析、测试与优化、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UNIX程序设计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类实验、网络硬件类实验、网络软件类实验、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科研与开发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新技术及专业素质培训。

   七、素质培养

1、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各类课堂教学,尤其是各科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包含的创造发明事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系列选修课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系列课外活动(讲座、科学研究、技术报告、社会实践与社会技术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地要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

2、  科学素质培养:通过系列自然学科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养成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通过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将教学内容所包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3、  人文素质培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丰富校园人文活动,养成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规定并组织学生必须阅读一定的文化书籍,了解熟悉中国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语文课教学,养成学生基本的阅读与写作技能技巧;要充分发挥理工科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

八、学生毕业及从事工作方向

1、    毕业标准:符合学院学籍管理中有关毕业的条件与标准,准予毕业并获得大学本科 学历;符合学院学籍管理中有关学位授予的条件及标准,获得学士学位。

2、    毕业从事工作方向:本专业学生经过规范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能在各类IT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品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及IT市场拓展等工作;能到各级财政、工商、税务、邮政、电信、移动、国防、交通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检测与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集成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教育、网络应用开发、远程教育及网络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3、    九、培养计划的基本结构

                        公共课   “两课”系列、英语课系列、体育课系列

                                   高等数学课系列、普通物理课系列

                        基础课群   计算机基础课系列

                                   专业基础课系列

              

           理论教学     专业课群:专业课系列

                                                     自然科学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系列

                                                     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

                        选修课群   基础选修课系列

 

                                   专业选修课系列

                                  

培养计划                实习系列: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践

基本结构                设计系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实验课系列:基础课实验教学、专业课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社会技术服务

                        新技术及专业素质培训

                        军训、 公益劳动

                        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课外读书活动

           课外教育     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班集体活动

                        各类竞赛、比赛活动

                        各类课外辅导与培训

   十、学历表

计算机科学系程系  计算机网络工程(本科)专业  学历表

学年

学期

教学进行周次

入学教育

理论教学

课程设计

校外实习

校内实习

毕业设计

金工实习

 

 

毕业教育

 

 

前十周

后十周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壹年

3

16

 

 

 

 

 

1

 

 

 

19

 

 

 

 

 

1

 

 

贰年

 

19

 

 

 

 

 

1

 

 

 

19

 

 

 

 

 

1

 

 

叁年

 

16

3

 

 

 

 

1

 

 

 

 

15

4

 

 

 

 

1

 

1

肆年

 

16

 

 

3

 

 

1

 

 

о

о

о

 

 

 

3

 

16

 

 

1

 

 

总计(160)

3

120

7

3

3

16

0

7

1

1

←→理论教学  专业实验 ≯课程设计 ∶考试 о校外实习  ⊙ 校内实习  <金工实习  ∥ 毕业设计

 ※ 毕业教育 = 假期  入学教育及军训